前言
LED燈操作在單片機開發中是最常用的功能,通常通過 GPIO 高低電平控制完成各種各樣的亮滅動作。
LED燈控制實現的方式有很多種,這里介紹一種通過bit位控制LED燈亮滅的實現方式。
介紹
特點
- 移植方便,只需要實現硬件 IO 初始化和 IO 狀態寫入即可
- 豐富的接口實現,通過這些接口可以實現亮滅、閃爍、自定義等多種要求的功能
- 代碼量少,且代碼注釋豐富,風格統一,便于閱讀和使用
實現方式
通過定義一個變量,將其每個bit做為控制LED的亮滅狀態,0-滅,1-亮。
代碼中通過定義
uint8_t state[LED_STATE_BYTE_NUM];
數組用來儲存LED的亮滅狀態,因為當時LED亮滅沒有復雜的要求時,可以修改LED_STATE_BYTE_NUM
的值,減少內存占用;如果亮滅要求很復雜,那就可以將LED_STATE_BYTE_NUM
的值改大,儲存更多的狀態信息。
為了盡可能地減少bit位的占用,在設置LED狀態時會計算出占用bit位的最小的信息。
比如LED周期控制函數為100ms,理論上設置500ms間隔閃爍,則需要占用10個bit,但是增加一個bit時間顆粒度變量,只需要占用兩個bit即可,bit時間顆粒度變量為500ms。
當多個LED需要配合亮滅時,如流水燈,只需要觀察每個LED自身時的狀態設置即可
比如五個燈1秒中完成一次流水燈操作,那么從同一時刻起每個燈的狀態都是周期變化的,根據這個周期變化調用相關函數完成設置即可。
代碼示例
部分使用接口函數
/************ 普通模式 ***********/
cotLed_SetState(IO_LED_0, IO_LED_OFF); // 設置燈滅
cotLed_SetState(IO_LED_0, IO_LED_ON); // 設置燈亮
// 設置燈亮持續一秒后熄滅
cotLed_SetStateWithTime(IO_LED_0, IO_LED_ON, 1000);
/************ 閃爍模式 ***********/
// 500毫秒進行閃爍(亮滅間隔時間)
cotLed_Twinkle(IO_LED_0, 500);
// 500毫秒進行閃爍3次(一亮一滅為一次),次數完成后燈滅
cotLed_TwinkleWithCount(IO_LED_0, 500, 3, IO_LED_OFF);
/************ 自定義模式 ***********/
// 2 秒內 3 次快閃,總共5次,次數完成后燈滅
cotLed_Custom(IO_LED_0, 5, IO_LED_OFF,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400, 0);
// 2 秒內 1 次快閃,無限制次數
cotLed_Custom(IO_LED_0, 0, 100, -100, -1800, 0);
// 5個燈完成流水燈操作
cotLed_Custom(IO_LED_0, 200, -800, 0);
cotLed_Custom(IO_LED_1, -200, 200, -600, 0);
cotLed_Custom(IO_LED_2, -400, 200, -400, 0);
cotLed_Custom(IO_LED_3, -600, 200,-200, 0);
cotLed_Custom(IO_LED_4, -800, 200, 0);
代碼鏈接
下載鏈接:
//gitee.com/cot_package/cot_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