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前言
在采用高側N溝道MOSFET的同步BUCK電路中,自舉電容CBOOT在實現高側MOSFET驅動中是核心器件。自舉電容選值過小可能導致驅動不足、MOSFET發熱嚴重,選值過大可能引發其他問題。那這玩意該怎么選一個合適的容值呢?
要理解如何選擇自舉電容,首先必須明確它的工作原理。在BUCK電路中,高側MOSFET的源極連接在開關節點SW上,開關節點SW的波形那可謂是劇烈波動,它的電壓在0V和輸入電壓VIN之間快速切換。我們為了讓N溝道MOSFET完全導通,就必須讓柵極電壓比源極電壓高出一個驅動電壓,一般是10V左右。而自舉電容的任務就是在Q1需要導通時,提供一個以SW節點為參考地、電壓約為VCC的懸浮電源。
充電過程:當低側MOSFET導通,SW節點被拉至地時,驅動芯片的供電VCC會通過自舉二極管為CBOOT充電,使其兩端電壓接近VCC。
放電過程:當低側MOSFET關斷,高側MOSFET準備導通時,SW節點電壓上升至VIN。由于電容電壓不能突變,自舉電容CBOOT的正極電壓也被抬升至VIN+VCC,從而為Q1的柵極提供充足的驅動電壓。
在Q1的整個導通期間,自舉電容CBOOT是唯一的能量來源,它通過放電來提供驅動電流。因此,自舉電容選型的核心原則就是確保在最長的高側導通時間內,CBOOT因放電導致的電壓下降,不會低到影響驅動電路正常工作的程度,簡單點來說就是咱不能把自舉電容的電放的太低了,因為MOSFET的導通電阻和驅動電壓有關系,驅動電壓過低會導致MOSFET內阻增大,發熱嚴重。
Part 02 自舉電容選型的計算
步驟一:計算總電荷消耗量Qtotal
在一個高側導通周期內,自舉電容需要提供的總電荷量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MOSFET柵極電荷Qg:這是最主要的電荷消耗,用于對高側MOSFET的柵極電容進行充電,使其開啟。這個值可以直接從MOSFET的數據手冊中查得。
2.驅動器靜態電流消耗Qqbs:驅動芯片的高側驅動電路在工作時自身會消耗一部分靜態電流。這部分消耗的電荷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驅動器靜態電流消耗 = 高側驅動器的靜態工作電流 x ton(max)
高側驅動器的靜態工作電流,可從驅動芯片數據手冊中查得。
ton(max):高側MOSFET可能出現的最長導通時間,等于最大占空比除以開關頻率(Dmax /fsw)。
3.各類漏電流消耗Qleak:這包括自舉電容自身的漏電流、MOSFET柵源極的漏電流、自舉二極管的反向漏電流等。現在的陶瓷電容和二極管半導體器件,對應的這部分漏電流通常非常小,咱們一般可以忽略。
因此,總的電荷消耗為:
步驟二:確定允許的自舉電壓降(△VBOOT)
自舉電容放電時,其兩端的電壓會下降。這個電壓降必須被限制在一個安全的范圍內,以確保驅動電壓始終高于驅動芯片的高側欠壓鎖定UVLO閾值。允許的最大電壓降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VCC是驅動芯片的供電電壓。
- Vf是自舉二極管的正向壓降,典型值0.7V。
- VUVLO(falling)是驅動芯片高側驅動的欠壓鎖定閾值,這是保證驅動器能正常工作的最低電壓,可從芯片數據手冊查得。
- VGS(min):為確保MOSFET維持在低導通電阻狀態所需的最小柵源電壓。一般來說我們考慮了VUVLO就足夠了,出于余量考慮,我們可以把此部分考慮進來。
步驟三:計算最小電容值并最終選型
根據電容的基本定義Q = C × V,我們可以計算出所需的最小電容值:
注意,上面的這個計算值是理論上的最小值。在實際電容選型中,必須考慮以下影響電容容值的因素:
1.電容容值容差:電容的實際容值存在偏差,例如±10%。
2.直流偏壓特性:MLCC的實際電容量會隨著其兩端施加的直流電壓的升高而顯著下降。自舉電容上的直流電壓約為VCC,所以一定別忘了查閱電容規格書,確保在VCC電壓下,其實際容值仍大于計算出的CBOOT(min)。
3.溫度特性:電容的容值會隨溫度變化,應選擇溫度特性好的材質,如X7R,把溫度對容值的降額納入考慮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