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前言
BUCK降壓電路的核心功能是將較高的輸入電壓轉換為較低的輸出電壓。在電路中,電感作為關鍵元件,負責儲存和釋放能量,電感的電流由兩部分組成:平均直流分量 IDC和交流紋波ΔI。接下來我們詳細講解如何計算這兩部分,只有吃透了電感電流,才能理解和更好的設計BUCK電路。
Part 02 電感電流構成
BUCK電路通常包括開關MOSFET、二極管、電感和電容。其工作過程分為兩個階段:
開關導通時:輸入電壓通過電感向負載供電,電感儲存能量,電流逐漸增加。
開關關斷時:電感通過二極管向負載釋放能量,電流逐漸減小。
這種周期性開關行為使電感電流呈現鋸齒狀波形,包含穩定的直流分量和上下波動的交流紋波。
電感電流主要分為以下兩部分:
1.平均直流分量IDC
這是電感電流在一個開關周期內的平均值,通常等于負載的輸出電流Io(在連續導通模式下)。
2.交流紋波△I
這是電感電流在直流分量上下波動的峰峰值,由開關過程中的充放電引起。
接下來,我們將分別介紹這兩部分的計算方法,以下計算針對連續導通模式CCM。
Part 03 電感電流計算
1.計算平均直流分量IDC
在連續導通模式CCM下,電感電流始終大于零,其平均值等于輸出電流Io。這是因為在穩態運行時,電感通過周期性充放電將能量傳遞給負載,而電容的平均電流為零。因此:
IDC = Io
例如,若負載電流為2A,則電感電流的平均值IDC也為2A。所以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電感的平均直流分量IDC與占空比D無直接關系,僅由輸出電流決定。
2.計算交流紋波△I
交流紋波△I是電感電流在開關周期內的峰峰值,反映電流的最大變化量。其計算基于如下的公式:
將上面的改寫為離散形式,可得:
其中:
V是電感兩端的電壓
△t是電壓作用的時間
L是電感值。
在BUCK電路中,電感電壓隨開關狀態變化:
導通時:電感電壓為Vin-Vo,持續時間為
關斷時:電感電壓為-Vo,持續時間為
其中:
Vin是輸入電壓
Vo是輸出電壓
D是占空比(理想情況下D=Vo/Vin)之前的文章有介紹,感興趣可以查看。
f是開關頻率。
在穩態下,導通時的電流增量等于關斷時的電流減量,因此紋波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上面的公式表明,電感紋波電流大小與輸出電壓Vo、占空比D、開關頻率f和電感值L相關,而與平均電流Io無關。
Part 04 計算實例
假設BUCK電路的參數如下:
輸入電壓 Vin = 12 V;
輸出電壓Vo = 6V;
電感值L = 20μH
開關頻率f = 50kHz
輸出電流Io = 3A。
1:計算占空比D
2:計算直流分量IDC
3:計算交流紋波△I
4:確定電流范圍
電感電流在IDc 上下波動,幅度為:
最大值:
最小值:
因此,電感電流在1.5A至4.5A之間波動,平均值為3A。
以上分析我們假設電路工作在連續導通模式CCM,即電流始終大于零。若負載電流Io較小,電流可能降至零,進入不連續導通模式DCM。在DCM 下,紋波計算需考慮電流為零的時段,公式那就更為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