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直在一家電源IC原廠華東區做FAE,07年公司從linear挖了一個團隊進入LED驅動行業,我隨之也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在勤勤勉勉的耕耘3年中,我從學習到與客戶分享我的學習經驗,很多客戶都會跟我講,王工,從你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但這時我告誡自己,在這一行我不懂的越來越多。在這個行業,我碰到了一些業內有名的前輩,發現大多都空有其表。因此,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小心求證,謹慎發言。
坦白講,我在電源網發言并不多,包括這篇不超過3篇。但令我感到憂慮的是,論壇內夾雜著太多的夸夸其談與言過其實。
3年前,當我向客戶推廣MR16產品時,客戶覺得IC太貴,因為市面上的遲滯IC如13XX,41XX只要2毛美金;現在大多客戶都開始悔恨起來,但幾年前的低價已經將他們綁在船上。雖然MR16的眾多問題困擾著他們,但他們已經下不了船。
我包括我的同事,摸爬滾打了幾年,一直踩著教訓過來的,一直不認為MR16是一個正確的市場。以現有的IC架構是無法克服一些技術難題的,歐洲X公司在08年就認識到這個問題,我還記得其LED Retrofit Director說過一句話,MR16是LED最難設計的。其實他不懂,但他知道自己不懂。而我們眾多國內同行,卻不知道自己不懂。
我先來談談自己對MR16一點膚淺的認識,
傳統的MR16是一個純阻性的負載,Transform是一個Royer架構的產物,本身也是Open Loop的。面對純阻性負載,電流和電壓沒有相位延時,都是同相位的正弦波,Loading的改變是不會影響Transform的自振。
而當使用LED取代傳統MR16燈時,在Transform的輸出,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容性負載(整流橋 驅動板 LED顆粒),電流(不管是恒定的、變動的還是脈動的)將無法與電壓做到同相,這樣會導致Transform的輸出發生畸變,而其open loop的架構又無法修正這種畸變。畸變程度取決于loading。而Transform的輸出又會影響到輸入,即AC輸入。剛才談過,Transform是一個Royer架構的產物,AC輸入的畸變又進一步影響輸出。
好的Transform會做一些保護,比如OCP,最小loading與最大loading保護,而國產的Transform一般不會添加。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有些產品用Philips電子變壓器會閃爍,而用國產不會閃爍。
但不管好的壞的電子變壓器,會產生一些非常嚴重的后果,比如燒電子變壓器,燒驅動板與電容。(具體原因,我暫不透露,各位可以依據我上面的做進一步分析,或者仔細量測)。
另外一個較嚴重的問題(我用的是較嚴重),電子變壓輸出號稱12AC,國外品牌標稱11.4V,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12AC整流之后會到17V,就可以做降壓了。正如我剛才提到的,電子變壓器是一個開環的東西,負載愈大會造成輸出越低,不完全統計,我們會看到電子變壓器整流后的電壓介于5~13V之間。因此,BUCK架構并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另外LED驅動IC必須保證LED Vf與Vin一定的壓差,一般IC一般在2~2.5V,因此我們會看到很多標識400mA MR16實際只能到200多mA。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熱的問題。現有的IC,不管哪種架構,從Transform后面的效率只有不到80%,一個3W的產品意味著有近1W的熱需要處理。請不要相信那些號稱90%多效率的產品,DC輸入下行,但Transform絕對不行。
還有一個熱門的,MR16調光。我直接告知答案,不行。因為能解決100%兼容性已經不可能,可控硅同樣存在不可靠的問題,2個不可靠的東西加在一起,只能更不可靠。 (請不要拿幾款調光器和幾款電子變壓器給大家演示,有本事拿全球主流的100款調光器與電子變壓器。)
其他問題,涉及到一些更深的問題,不做介紹。從以上看到了幾個問題,有些可以解決,有些可以減輕,有些無法克服。
這里,不是為了做廣告。我們在MR16取得了一些成績,如果你要一款高兼容性、電流恒定的非公規結構的MR16,可以找我。超出此規格,請另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