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經歷了太多,在最后一天寫點電賽相關的吧
按照D題的要求構建了一個基于樹莓派,高清攝像頭和全千兆交換機通過網絡互通形成能夠一鍵啟動的、測量時間小于 30s 的攝像測量系統。該測量系統能夠實現在無法直接讀取沿直線擺動的懸掛的激光筆的全部懸掛細線的內容和地面激光光點軌跡的內容的情況下,能夠使用內部算法實現對于懸掛細線長度 l 的測量(測量誤差小于 2cm)、以及地面預設線與地面激光光點軌跡形成的夾角 θ 的測量(測量誤差絕對值小于 5°)。該系統中加入了防抖環節,使得測量數據更加準確
使用三個樹莓派,三個顯示屏,兩個可視化模塊、聲光模塊,千兆網線、電源源線以及若干數據線完成基礎的測量系統。根據圖示意圖,將兩個樹莓派分別各自連接一個視覺模塊和一個顯示屏,作為兩個攝像節點——使得單個攝像頭實現對激光筆的識別和框取, 采集的數據通過千兆網端口發送至交換機,交換機完成接收并將數據轉發至監控終端節點 1(樹莓派 1),最后由接收終端輸出要測得的線長 l 和夾角 θ 。同時,將聲光模塊的面包板連接在終端節點上,實現在線長 l 和夾角 θ 識別完成并輸出的同時進行聲光提示
使用 OpenCV 在 python 中進行顏色的檢測, 相機在 BGR(藍色,綠色,紅色)顏色模式下工作,像素使用 BGR 中的三個參數表示, 使用HSV(色相,飽和度,明度)顏色模型對顏色進行定義。 找到物體的 BGR 元素,獲取到 RGB 值, 將 BGR 模型轉換為 HSV 模型,識別后對該顏色模型進行追蹤。追蹤后,使用 OpenCV 中的繪圖函數,對所識別的物體進行框取處理
長度測量模塊: (內含防抖環節)前四次擺動系統不讀取數據,減小人工誤差。 隨后擺動十次完整的周期,識別其左極點, 讀取并測量兩次經過左極點的時間差值: